对于器具的安全性,尤其是和饮食相关的器具,大家总是会格外重视,这种安全防范意识是好事。建盏是这几年开始流行的茶具,也有人担心建盏会存在安全隐患,建盏有毒吗?那么建盏的安全性究竟如何?
建盏多次被送去科学机构鉴定,其成分由粘土及草木灰组成的。16年底国家质检总局就对建盏实施了“地理标志产品”的保护,这种质检都是随机抽样检验的,如果有质量问题,不可能瞒得过质量检测。再加上建盏是茶具,使用者必然要用来喝茶,是否有害的问题是检查的重点。既然能通过质检局的检测,那么当然是安全的——否则纸包不住火,建盏的问题怎么可能瞒得住?
建盏的釉料是由矿石和草木灰组成,它们都不包含对人体有害的成分。另外在烧制过程中,只能添加松柴,不然会影响建盏的烧成。在建盏的制作过程中,需要多次进行过滤,以保证成品不会出现砂眼、跳釉等瑕疵,胎土以外的成分几乎都会被过滤掉。而在建盏的烧制中,需要1200-1300℃的高温,在这么高的温度下,不耐热的杂质还会被分解。经过如此繁琐的工艺,足以保证建盏的成品中不含有害物质。
另外建盏还是“金砖国礼”,在金砖会议上曾作为国礼被送出,如此重要的外交场合,所有细节都会被反复排查,能在这样的场合被送出,必然不是什么危险品。
瓷器和陶器的一大区别就是表面的玻化是否完整,玻化会提升瓷器的物理性能,并且隔绝外部的侵蚀,让瓷器更加耐用。建盏也不例外,表面被玻化面完整地包裹住,因此建盏里面虽然五彩斑斓。其实茶水根本接触不到里面,根本不会析出什么有毒物质。
在行业内有句俗话:一盏功成,万盏灰烬。怎么看建盏的好坏呢?每一只建盏的来源并不简单,我们眼前的光芒逼人,内敛中带有灵动与奔放的跳跃元素,虽然看似朴素,但是却往往有着不一样的个性化存在和天然的缺陷美。越是追求极致的完美,建盏本身却更是带有一种自身不可弥补的缺陷。从陶泥的选择到烧制的试验,从胚体的打磨到上釉色的选择,每一个环节都有着一套严格的标准,即使是高要求、高标准之下,每个建盏都可结合自身的成型条件烧制出不一样的感觉。一个好的建盏,或许是从上万件的建盏中挑选出来的,这样选出的精品,当然是不存在安全问题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