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,是匠人的一种精神,是把心血和灵魂融入到态度之中。有的人最初是怀着一颗匠心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忘当时的本心;而有的人却几十年如一日,怀着一颗匠心,初衷不改。就如接下来要讲的卓立旗大师。
卓立旗15岁便跟着父亲学艺,光阴如梭,虽然年已七旬,但对建盏的心从未动摇,所制作的建盏也带着强烈的个人风格。曾经为了生活所学的建盏记忆,现在却已经成为卓立旗人生不可舍弃的一部分。那么卓立旗建盏的到底美在哪呢?
真正的建盏大师其实就像卓立旗大师,与远方为伴,在祖传的龙窑中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孜孜不倦的态度,追寻着心中之新年,纯粹又可敬。
卓立旗自小就勤奋好学,加上吃苦耐劳,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各种烧制陶瓷的技巧。他擅长手工拉坯,无论器型大小,都可以做到数件一致,而且花瓶、公道杯等高难器型也不在话下。
两宋时期,毫无疑问是属于茶文化的一个巅峰。点茶斗茶妙趣横生,君王百姓同饮一盏茶。而宋朝文人墨客这种骨子里洒脱不羁的风流姿态,赋予了建盏独具特色的魅力,一种随心、随性的韵味。
卓立旗老人正是领悟了这文化精神,所以在烧制建盏方面,取其古韵,随心所制。这不仅赋予了卓立旗建盏具备古韵,而且还带着个人独特风格的艺术魅力。
人前的信手拈来和举重若轻,往往背后是十倍、百倍的艰辛努力。在每批成品坯中,由于自然干燥,近一半的坯料会开裂,这意味着还要重新从洗涤开始,这是因为要坚持传统烧制、天然配方,所以建盏成品率非常低,能达到极致精品的盏更是少之又少。 然而,正因为如此,卓立旗建盏有一种变化无常而非千篇一律的美。
抟土造泥对卓立旗老人来说,更像是与生俱来的天赋,在卓老的老窑厂里,随处都可以看见他随兴而制的怪器和泥人,而正是这些栩栩如生的随意创作,成为了卓立旗的灵感源泉。
匠心,需要的是不断执著,作为一名真正的匠人,不仅要做到虚心、恒心、细心,还要完成创新,才能完成真正的创新,这种创新不只是新生,更是锤炼后的淬火,是一种对人、对事的洒脱心态。而卓立旗正是一名真正的匠人,拥有一颗纯粹的匠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