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盏种类
当前位置: 宋韵建盏 > 建盏知识 > 建盏种类 > 建盏的釉面种类详解,不同的釉面有不同的特点

建盏的釉面种类详解,不同的釉面有不同的特点

发布日期:2020-08-14 16:56:40 阅读次数: 编辑作者:宋韵建盏
[导读]:对于建盏的釉面,很多朋友只是停留在好看的视觉评价上,而事实上不同的釉面因为烧制方法的区别,在性能上也有不小的差别,了解 建盏的釉面种类 的区别,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选...

  对于建盏的釉面,很多朋友只是停留在“好看”的视觉评价上,而事实上不同的釉面因为烧制方法的区别,在性能上也有不小的差别,了解建盏的釉面种类的区别,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选盏。建盏的釉面如果细分的话,有兔毫、油滴、鹧鸪斑、曜变等种类,不过如果按照烧制方式来区分,其实只有三类釉面,兔毫、油滴以及杂色釉。

建盏的釉面种类

建盏釉面的种类有哪些

  建盏的釉面会在烧制过程中析出铁结晶,黑釉兔毫就是因此被宋代的文献所记载的。建盏的烧制需要在盏胎的上方施加釉料,这样在加热过程中釉料熔化,会沿着盏壁淌下,最终覆盖住盏底以外的所有地方。在烧制过程中釉料中的少量水份以及氧元素,会以气体的形式与釉料分离,在釉面形成无数个微小的气孔,当铁以结晶的形式析出时,就会优先顺着这些气孔析出,其中缺氧环境的烧制是还原法。反应过程会从釉料中抽取大量氧元素,因此留下的气孔也越多,气孔多生成的结晶也就更加杂乱无章,油滴盏的釉面就是这样形成的。而兔毫盏形成的是细长的结晶,原理是让结晶析出的过程中釉水以滴的形式下滑,最后让结晶凝结成细长的形状。

  那么兔毫盏有什么样的特点呢?首先是氧化法烧制的居多,氧化法的气孔数量相对较少,烧制时就不会有杂乱无章的气孔,兔毫也不会是蜿蜒扭曲的形状。另外兔毫盏需要相对较低的温度,这样釉水滑落的速度比较慢,才能让结晶圆润饱满。同理我们也可以推断出其他盏的烧制方式,比如鹧鸪斑就是油滴盏的变种,釉面的结晶进一步变大就形成了鹧鸪斑,所以烧制方法首先应该是气孔较多的还原法,然后烧制时间也相对较长,这样才有充足的时间析出。

  就如同鹧鸪斑一样,油滴和曜变也需要还原法来保证气孔数量。但是所用的胎泥有明显的区别,油滴盏的特点当然是析出的结晶小巧玲珑,如果用很铁量高的胎泥来烧制的话,析出的结晶就可能比较大,那就是油点而不是油滴了,美观性大打折扣。一样的理由,曜变盏的原理,是油滴盏的油滴变得扁平,进而产生折射光线的视觉效果,如果含铁量过高,反而难以烧出扁平的曜变斑。含铁量会影响盏胎的颜色,含铁量较少的盏胎,颜色也会稍淡一些,更加接近白色。

  杂色釉的烧制方法则更极端一些,因为杂色釉的成色原因,是铁经过反应形成了特殊的化合物,进而产生不用寻常的颜色,因此杂色釉的烧制对温度的要求非常高,比如茶末釉的温度要求就是精确到个位数的1285℃。这样精确的温度要求显然不适合柴烧盏,只有电烧盏才能如此精确的维持在一个温度。因此当我们看到杂色釉时,基本就可以默认这是电烧盏了。当然釉面的颜色也和时间以及与空气接触的时间长短有关,细心的朋友应该注意到了,很多建盏的内侧底部都是黑色的,底部的釉料是最闲与空气接触的,因此烧制的时间比其他釉料更久,更容易变成黑色。如果看到一个盏的底部反而明显比盏壁更亮眼,那就要多加提防了。

  建盏釉面的这些特征,是为了烧制想要的釉色的必然选择,而不是建盏师傅烧制时的随性选择,掌握各种釉面的形成理论,才能更好的判断建盏的质量。

相关评论

联系我们